发布时间:2021/10/22 10:04:20来源:追溯系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和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同时由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人们的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因此,对位于食品产业链第一节点的农副产品来说,对其流通过程进行全程质量追溯,可以大大提高流通过程的透明度,更有利于责任划分,安全追责更为高效。目前现有的流通质量追溯系统技术包括如下两类:
1、依赖于RFID、NFC等物联网技术的质量追溯系统。RFID此类技术均存在部署及运营成本过高、硬件使用易受环境干扰等问题,且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读写器与标签的广范围使用本身存在巨大障碍。这些都使得RFID此类技术应用到大宗农副产品质量追溯上困难重重。虽然相关技术早已存在,但实际应用到农副产品质量追溯上的比率微乎其微。
2、采用普通二维码标签的常规质量追溯系统。二维码标签虽然成本低廉,但其本身不具备物理读写功能,如果软件层面无法做到对节点信息的创新精准存储,就必须面对每一批次产品途径每一个分流节点时都要从新赋码的困境,质量追溯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大大提升,且极易出现数据错误,或由于实现难度高而故意数据造假。
因此,实现大宗农副产品流通质量追溯的关键难点,在于如何降低成本、简化环节,如何确保标准统一易推广及如何确保数据精准。而采用廉价的普通二维码标签,全程只用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不依赖其他硬件,充分利用大数据及软件技术,做到简单的全程一次赋码,便捷的节点质量追溯操作,及强大的数据容错、修正能力,是保障流通质量追溯系统可操作性、易推广性的实用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北京首溯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一项发明,并已于2010年获得国家授权。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S1:生产者获取产品的质量追溯信息,根据同一生产加工批次产品的所述质量追溯信息,生成质量追溯码,附加在产品上;
S2:将各产品分别按照所述质量追溯信息记录为质量追溯产品P,并生成质量追溯产品集合;
S3:发货节点发货时,选择要发货的质量追溯产品P,生成带有该发货节点唯一身份标识I的发货码;收货节点收货时,识别发货码,读取产品信息,并获取该收货节点的信息,生成收货信息;以此类推,直到终端节点生成收货信息;
S4:终端节点完成收货后,生成质量追溯产品的全程流通轨迹;
S5: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对质量追溯码进行识别,并获取该产品的全程流通轨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副产品流通环节高效质量追溯方法,可最大程度降低流通质量追溯成本,最大程度简化所有环节的质量追溯操作;质量追溯节点真实性高,质量追溯环节缺失敏感性高,可确保每个真实流通节点均被记录,且节点信息真实准确;可最大程度适应大宗农产品交易行为多样、流通链长不一、销售方向随机的现实情况,最大程度满足所有流通形式的全程质量追溯要求;可实现对每一最小包装产品流通轨迹精准质量追溯;具有极强的数据容错能力,如中间任何环节乃至大多数环节同时出现产品收发货误操作,懒惰型操作,系统仍可推算出每一批次产品的所有真实流通轨迹,且可以提醒或警告误操作人员进行修正;支持每个流通节点拓展交货时间点视频录制点播、实时视频直播、车辆行驶轨迹、征信评价信息、丰富个人社交信息等数据,可无限丰富消费端查询到的质量追溯信息,最大限度满足使用者对功能和信息的需求。